| 【论著】 | | | |
---|
| 基因突变检测及二代测序在急性髓系白血病预后分析中的应用 |
| 李世青 王刚 | 1,3 |
| 硬膜外分娩镇痛对单胎头位初产妇干预效果观察及对其应激反应的影响 |
| 王春玉 郭静 | 2-3 |
| PDC A循环模式在母乳喂养门诊中的应用体会 |
| 喻璨 周艺 何雯 罗勤 | 4-5 |
| CT及X线影像学诊断胫骨中下1/3螺旋形骨折合并后踝骨折的临床效果研究 |
| 张鲁 | 5 |
| 磁共振全脊柱成像技术在脊柱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
| 李仁志 | 6-7 |
| CT磁共振成像与X线诊断脊椎骨折的影像学对比 |
| 王宪凯 | 7 |
| 观察加味平肝降压汤联合硝苯地平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疗效 |
| 陈斯若 | 8-9 |
| 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应用X线、C T和M RI的诊断价值研究 |
| 张瑞宗 | 9 |
| 脑出血留置尿管后漏尿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
| 何少玲 曾令琼 | 10 |
| 胫腓骨骨折患者应用综合护理方式的效果观察 |
| 黄彩云 | 11-12 |
| 肺局灶性磨玻璃密度结节的多层螺旋CT诊断 |
| 陈允志 | 12 |
| 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80例护理方法研究及分析 |
| 卢乔莲 | 13 |
| 臭氧联合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治疗阴道炎的应用价值及效果研究 |
| 兰岚 | 14-15 |
| 知信行模式对感染科护士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 |
| 谢永琼 蒋丽 | 15 |
| 不同剂量的罗哌卡因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对比分析 |
| 陈关祥 | 16-17 |
| 急诊输液室护理投诉原因分析及对策 |
| 陈秀珍 | 17 |
| 大型综合医院挂号A PP的应用价值 |
| 向静 李久玲 | 18-19 |
| 口腔根管治疗急性牙髓炎合并牙髓根尖周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
| 徐见阳 陈娜 | 19 |
| 高三学生焦虑原因分析与自我应对 |
| 张睿欣 | 20 |
| 老年重症肺炎的床旁超声影像特点及临床价值分析 |
| 龚鸿昌 邓琳 侯启亮 米芷颉 | 21-22 |
| 糖尿病患者心电图分析 |
| 张秀芳 | 22 |
| 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后预防再粘连方法的对照观察 |
| 洪小宁 | 23-24 |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对后继脑梗死影响的临床研究 |
| 李江娇 | 24 |
| 盐酸左氧氟沙星在盆腔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估 |
| 肖琴 | 25-26 |
| 体外冲击波对无菌性肋软骨炎的疗效观察 |
| 郁雅琼 | 26 |
| 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对眼底病患者视神经功能的影响探究 |
| 赵晓娟 赵媛 | 27 |
| X线平片在颈椎病诊断中的价值探讨 |
| 黄丽萍 | 28-29 |
| 显微外科手术后应用复方三维B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20例效果观察 |
| 张财 赵龙 吕全 | 29 |
| 药物联合射频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效果观察 |
| 刘江 韩娟 杨颖 | 30,33 |
| 探讨盐酸氨溴索在小儿支气管肺炎中的临床应用 |
| 王秀敏 李安辉 张润翯 青红菊 邹瑜 | 31,33 |
| 尿毒症患者进行高通量血液透析的优越性分析与研究 |
| 段成敏 张诚 | 32-33 |
|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细胞形态学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
| 王伟名 | 34,37 |
| 熊去氧胆酸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临床疗效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分析 |
| 吴红琳 何芳 | 35,37 |
|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后处理在骨肿瘤影像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
| 刘军 税波 | 36-37 |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美托洛尔联合芪苈强心胶囊治疗的效果分析 |
| 谭欣 龚晓芳 李本福 | 38,41 |
| 微创血肿穿刺术与传统开颅清除术在老年脑出血患者治疗中的效果分析 |
| 吴虹刚 詹傲 陈舒 张孝礼 张召 张道宝 雷波 罗成军 文伟 郑念东 | 39,41 |
| 结核性胸膜炎病人给予醋酸泼尼松片联合抗痨药物治疗的临床分析 |
| 罗勇 | 40-41 |
| 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罗格列酮治疗的观察与体会 |
| 薛思敏 | 42-43 |
| 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康复在增强盆底肌肉肌力及提高阴道紧缩度中的意义 |
| 孟华 | 43 |
| 中学生父母学业期望量表(父母版)的编制 |
| 吴东 张晔 王真子 吕春明 | 44-45 |
| 保妇康联合微波治疗宫颈糜烂合并H PV感染的临床研究 |
| 薛立华 寇雪燕 马晓怡 | 45 |
| 腹膜前间隙疝修补术与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对比分析 |
| 吴应冰 | 46 |
| 分析超敏C反应蛋白及血常规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诊断价值 |
| 邓凤莲 | 47-48 |
| 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的治疗效果研究 |
| 周景 | 48 |
| 精神分裂症患者采取人性化护理管理的效果研究 |
| 杨晓莉 江春艳 王学国 | 49-50 |
| 自拟温肺健脾化痰方、穴位埋线对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痰哮证炎性因子的影响评价 |
| 张雄文 | 50 |
| 护理干预在羊水栓塞产妇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
| 倪忆媚 苏婷 毛兰兰 | 51-52 |
| 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手术室系统化护理配合的效果评价 |
| 文琴 罗海燕 周瑶 | 52 |
| 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稳定型慢阻肺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
| 张辉虎 | 53-54 |
| 髋关节置换术中全麻与腰硬联合麻醉的对照研究 |
| 文菁 | 54 |
| 护理延伸服务在尿路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后的效果 |
| 邹琼 | 55-56 |
| 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临床疗效分析 |
| 肖毅 | 56 |
| 小儿肺炎中应用肺超声进行疗效判断的价值分析 |
| 卢琳 | 57-58 |
| 对比分析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与开放性手术治疗肾结石的效果分析 |
| 许国亮 安永寿 王俊卿 魏晨阳 冯鲁涛 刘钊 | 58 |
| 雌激素联合甲硝唑治疗萎缩性阴道炎的效果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 |
| 张惠芬 | 59-60 |
| 路径式宣教模式对提高患者疾病知晓率在临床上的应用 |
| 徐巾惠 王珊珊 孙善碧 雷莹 | 60 |
| 梅毒诊断中三种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的对比分析 |
| 黄鹂 宋中敏 张兰樱 | 61 |
|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治疗中应用抗生素价值分析 |
| 吴天俊 | 62 |
| 雌激素联合甲硝唑治疗萎缩性阴道炎的临床探究 |
| 杨坤 | 62,64 |
| 莪术挥发油对人宫颈癌裸鼠移植瘤血管生成VEGF通路的研究 |
| 周俊 | 63-64 |
| 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老年前列腺增生手术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分析 |
| 王明梨 | 65-66 |
| 呼吸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 O PD)患者的影响探究 |
| 叶张萍 | 66 |
| 神经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临床效果分析 |
| 岳林 詹傲 张孝礼 卫正洪 | 67 |
| 【药物与临床】 | | | |
---|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孕14-32周流产观察 |
| 葛兰英 | 68 |
| 不同麻醉方式与老年下肢骨科手术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分析 |
| 白艳霞 | 68-69 |
| 厄贝沙坦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老年性高血压的疗效体会 |
| 曹烈 | 69-70 |
| 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有效率分析 |
| 常淑荣 | 70-71 |
| 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联合曲美他嗪对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及不良反应分析 |
| 郭丰 | 71 |
| 通脉调脂方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并高脂血症的临床观察 |
| 梁雪贞 | 72 |
| 漱泰生物多糖抗菌(冲洗)含漱溶胶液治疗疱疹性咽峡炎临床疗效观察 |
| 孙浩淼 | 73-74 |
| 尼可地尔和卡维地洛联合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的临床探究 |
| 李占发 | 74 |
| 阿昔洛韦氯化钠注射液(Ⅱ)与更昔洛韦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对比观察 |
| 蒋英 李湘玲 | 75-76 |
| 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探析 |
| 相久全 | 76 |
| 漱泰生物多糖抗菌(冲洗)含漱溶胶液于鼻内镜术后鼻腔冲洗临床疗效观察 |
| 杨娜 | 77-78 |
| 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早产儿感染的效果分析 |
| 李晨 安娜 李昉 朱姗姗 李娜 高冬伟 王乾 王园园 刘娜 张欣 | 78 |
| 小剂量舒芬太尼腰硬麻醉镇痛对瘢痕子宫剖宫产大出血率的影响分析 |
| 张立超 | 79 |
| 逍遥散加减治疗慢性胃炎临床分析 |
| 张法杰 | 80 |
|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探讨 |
| 陈智勇 | 80-81 |
| 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
| 吕波 | 81-82 |
| 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及药学分析 |
| 于梅 | 82-83 |
| 右美托咪定联合盐酸羟考酮对子宫全切患者术后镇痛作用效果分析 |
| 魏海婷 宫伟 霍海燕 刘东 李江涛 杨旭 王亚娟 | 83 |
| 蒙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观察 |
| 杨连生 | 84 |
| 黛力新联合埃索美拉唑、莫沙必利在慢性胃炎治疗中的价值分析 |
| 李斌 葛勤利 | 84-85 |
| 辛伐他汀治疗血脂正常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肌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
| 李占发 | 85-86 |
| 甲硝唑栓联合结合雌激素软膏倍美力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价值评价 |
| 李雪梅 | 86 |
| 烯丙雌醇联合利托君治疗习惯性流产的临床效果 |
| 翁锦鸾 陈丽萍 杨金凤 | 87 |
| 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治疗临产后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分析 |
| 刘会芬 | 87-88 |
| 阿米替林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分析 |
| 潘居易 | 88-89 |
| 不同剂量孕激素治疗月经失调的效果研究 |
| 幸娟 | 89-90 |
|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探究 |
| 杨春艳 | 90 |
| 银翘散加减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玫瑰糠疹的临床疗效观察 |
| 张红芬 | 91 |
| 血清降钙素原和超敏C-反应蛋白在评价炎症性肠病活动度中的临床价值研究 |
| 杨荣耀 | 91-92 |
| 比较胺碘酮与盐酸普罗帕酮在院前急救中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 |
| 杨雨贝 | 92-93 |
| 苯磺酸氨氯地平(络活喜)与缬沙坦(代文)联合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 |
| 朱春燕 | 93-94 |
| 【护理研究】 | | | |
---|
| 延续性护理干预对中风恢复期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 |
| 曾志惠 | 94 |
| 综合护理对门诊静脉输液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
| 李佳芹 | 95-96 |
| 标准化优质护理在普儿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
| 刘甜 | 96 |
| 延续性护理在冠心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
| 罗欢 | 97 |
| 护理干预对宫颈癌病人心理状态及生存质量的影响体会 |
| 郭红玉 | 98-99 |
| 优质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行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
| 谢小英 | 99 |
| 肺结核护理体会 |
| 邵闻婷 | 100 |
|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体检中心护理人员针刺伤的应用价值研究 |
| 李开容 | 100 |
| 心理护理模式对老年慢阻肺患者心理状态及依从性的影响 |
| 高梅 | 101-102 |
| 20例耐多结核病的心理护理干预方法探讨 |
| 杨书娥 | 102 |
| 延续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居家注射胰岛素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
| 易文蓉 | 103 |
| 优质护理服务在产检者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
| 夏丹 何凤华 | 104 |
| 浅谈老年内科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体会 |
| 钱飞飞 | 105 |
| 急性胰腺炎术后护理体会 |
| 蜂何英 | 105-106 |
| 系统化护理对反流性胃炎患者生活质量与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体会 |
| 何盈 | 106-107 |
| 无缝隙优质护理对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
| 高梅 | 107-108 |
| 经胸腔闭式引流加低负压吸引治疗的新生儿气胸的临床资料及护理措施分析 |
| 李雪 何敏 黄海蓉 刘敏 | 108-109 |
| 80例剖宫产产妇术后心理护理体会框架思路构建 |
| 林萧笑 | 109 |
| 探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糖尿病高渗性昏迷患者的护理措施 |
| 王海霞 | 110 |
| 循证护理在乳腺癌化疗当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
| 刘玲 | 110-111 |
| 护理干预对子宫肌瘤围手术期负性情绪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分析 |
| 凌亚利 | 111-112 |
|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外科手术围术期的临床护理对策探讨 |
| 罗琪 | 112-113 |
| 优质护理服务对痔疮患者术后疗效及并发症的影响 |
| 蒲正清 | 113 |
| 连续护理提高艾滋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 |
| 张建 | 114 |
| 综合性护理对早期急性乳腺炎治疗效果的研究 |
| 饶美香 刘利华 | 114-115 |
| 精细化护理对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术后患者自理能力的作用研究 |
| 青艳 | 115-116 |
| 护理在肺结核患者健康宣教中的应用 |
| 邵闻婷 | 116-117 |
| 护理干预在预防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应用效果观察 |
| 孙霞 | 117 |
| 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焦虑状态的积极影响分析 |
| 肖华 | 118 |
| 消化道出血消化内镜治疗后再出血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
| 尹皎 刘成敏 叶知遥 陈燕 | 118-119 |
| 静脉输液护理中应用个性化输液护理临床效果观察 |
| 王会 | 119-120 |
| 综合护理对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患者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观察 |
| 吴红 | 120-121 |
| 综合护理干预对小儿高热惊厥急诊处理的临床价值观察 |
| 王孝宏 张邦林 康德菊 彭志燕 聂永秀 黄玲 | 121-122 |
| 探讨超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
| 张娟 | 122 |
| 【中医中药】 | | | |
---|
| 加味四二汤、六味地黄汤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影响分析 |
| 高淑清 | 123 |
| 砭术联合中药内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探究 |
| 李海华 吴炳传 成坚 | 124 |
| 麻黄细辛附子汤治疗阳虚外感分析报告 |
| 张大贵 | 125 |
| 连朴饮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脾胃湿热症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
| 陈琼 | 125-126 |
| 中医体质辨识联合个体化的营养指导对孕妇营养状况和妊娠结局的效果研究 |
| 钱萍芳 郭美丽 王振国 | 126-127 |
| 针灸联合推拿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80例临床疗效观察 |
| 李丹丹 | 127-128 |
| 自拟苦参汤中药熏药加中药熏洗疗法在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的应用 |
| 梁幸鹏 杨琼 雒东民 | 128 |
| 评价中医康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 |
| 李锡春 汪英 | 129 |
| 经雷火灸治疗腰痛行中医特色护理的效果及对疼痛评分的影响 |
| 李芳 王大雪 刘林梅 | 129-130 |
| 分析风湿痹症患者应用乌头汤治疗的效果观察 |
| 阙世伟 | 130-131 |
| 小儿推拿在儿童保健中的应用效果及其临床价值探析 |
| 许丹 | 131-132 |
| 【医学教育】 | | | |
---|
| 基层部队心理疏导工作实施的若干思考 |
| 李娜 彭福松 陈月 | 132 |
| 多元化护理教育在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 |
| 祁天梦 | 133 |
| 献血者教育对献血者筛选的影响研究 |
| 谭婷英 陈界名 李蕾 张能文 | 134 |
|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护理中健康教育的应用观察 |
| 曾君 金煜妍 | 134-135 |
| 健康教育对重型地中海贫血患儿治疗依从性及预后的影响 |
| 何凤华 周玲 | 135-136 |
| 探讨加强学校卫生管理和健康教育工作对预防各类传染疾病发生的影响 |
| 刘念 | 136-137 |
| 护理教育干预对降低糖尿病足预防的效果研究 |
| 黄可 | 137-138 |
| 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妊娠结局的效果评价 |
| 王珊珊 | 138 |
| 【经验交流】 | | | |
---|
| 脑囊虫病致癫痫临床分析 |
| 陈昌平 冯文 | 139 |
| 血液灌流+持续血液净化救治有机磷中毒的效果研究 |
| 李想 唐小又 | 140,143 |
| 急性脑梗死患者HCM V阳性率检测与阿昔洛韦氯化钠注射液(Ⅱ)协同治疗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炎性因子和氧化应激指标含量的影响 |
| 洪全龙 蔡江萍 | 141-143 |
| 抗生素口服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可行性评价 |
| 邹瑜 | 144-145 |
| 一起新生儿痰培养中密集出现6例铜绿假单胞菌的异常事件调查与控制 |
| 姜春霞 罗娅 姚玉霞 | 145 |
| 闭合复位外侧三枚针固定治疗儿童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15例 |
| 艾晓光 赵龙 庞建忠 | 146 |
| 老年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应用美托洛尔联合硝苯地平治疗的效果探讨 |
| 张涛 | 146-147 |
| 流动儿童预防接种服务利用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
| 叶小平 何琪 | 147-148 |
|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孕妇的妊娠结局分析 |
| 于丕青 | 148 |
| 两种方法检测CK-M B的结果比较 |
| 李毓龙 余剑波 付霞 | 149 |
| 巨幼细胞性贫血与难治性贫血的细胞形态学检验结果在临床鉴别诊断中的作用分析 |
| 宋静雯 | 150 |
| CT磁共振成像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影像学应用 |
| 余何 | 150-151 |
| Ex-PRESS青光眼引流钉植入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眼压的影响 |
| 蔡方荣 | 151-152 |
| 无创呼吸机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的临床疗效分析 |
| 刘利勇 | 152 |
| 血红蛋白电泳在地中海贫血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
| 刘炳 蒋淼路 郑凡 江燕红 | 153-154 |
|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有机磷农药致全血低胆碱酯酶患者的影响 |
| 李本祥 | 154 |
| 子宫内膜异位症(EM T)患者子宫内膜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层粘连蛋白(LN)表达及其与血清糖类抗原-125(C A_(125))水平相关性 |
| 霍烨 | 155 |
| 肺癌双源CT灌注成像与肿瘤微血管密度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
| 曹金明 蒲阳 李海青 曾朝强 | 155-156 |
| 磁共振靶向前列腺穿刺活检对前列腺癌诊断的影响 |
| 陈琼英 | 156-157 |
| 术中不同保温措施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寒战的影响分析 |
| 邓琴 彭程欢 | 157-158 |
| FT3、FT4变化与老年重症肺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
| 高芸 | 158 |
| 比较白内障术前给予非甾体类口服药或非甾体类滴眼液对术后黄斑水肿的作用 |
| 南丽娜 | 159 |
| 剖宫产术中硬膜外麻醉及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比较 |
| 胡德俊 | 159-160 |
| 康复理疗综合措施结合腰背肌功能锻炼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疼痛及功能的影响 |
| 龚理 徐晓光 | 160-161 |
| 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甲状腺瘤的临床效果观察 |
| 李科 张明 | 161-162 |
| 糖尿病患者对静脉复合麻醉下顺式阿曲库铵肌松效应的影响 |
| 黄鹤 | 162-163 |
|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
| 李林林 | 163 |
| 112例住院静脉血栓患者临床分析 |
| 林志美 邹忠晴 余晓玲 饶进 | 164-165 |
| 核酸检测与酶免检测平行筛查血液在基层血站的应用效果评价 |
| 孙玉娟 | 166 |
| 感染科职业暴露的预防和处理 |
| 李腾燕 | 166-167 |
| 探讨"治未病"思想在2型糖尿病三级预防中的应用效果 |
| 李臻 | 167-168 |
| 俯卧位通气联合肺复张治疗对重症A RDS患者氧合的临床效果观察 |
| 李秀丹 黄明礼 李阳 曹琴 | 168 |
| 关节松动训练辅以小针刀治疗肩周炎的整体效果分析 |
| 罗云峰 | 169 |
| 浅谈呼吸康复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康复影响 |
| 庞喜玲 | 169-170 |
| 分析不同内固定手术(微创锁定钢板、PFN A)对粗隆间骨折的治疗价值 |
| 鲁子斌 刘益民 冯剑 陈雄 | 170-171 |
| 保定市哮喘患者干预性治疗的调查研究 |
| 彭占仙 宋建民 杨林兴 | 171-172 |
| 基于动态磁共振影像的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分析与预测意义分析 |
| 蒲阳 曹金明 李海青 张福洲 | 172 |
| 漱泰生物多糖抗菌(冲洗)含漱溶胶液治疗干燥性鼻炎临床疗效观察 |
| 王驰 | 173-174 |
| 康复新液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疗效观察 |
| 唐圆 | 174 |
| 脑囊虫病采用大剂量吡喹酮抗囊虫治疗的疗效观察 |
| 王嗣嵩 云琴 冯文 | 175 |
| 早期应用抗生素对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探究 |
| 任丽 | 176 |
| 快速血糖仪与生化分析仪对临床血糖检验的研究 |
| 任金芳 | 176-177 |
| 腹腔镜与小切口手术切除胆囊治疗胆结石临床研究 |
| 任泉涌 | 177-178 |
| 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姑息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评析 |
| 苏月华 云琴 张艳琳 邓小蓉 | 178-179 |
| 微创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39例临床分析 |
| 蒲德菊 | 179 |
| 102例社区老年人健康体检结果调查分析 |
| 王锐 | 180 |
| 乙肝疫苗联合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对乙肝母婴传播的预防价值 |
| 孙孟浓 | 180-181 |
| 无创伤性修复技术在乳牙龋齿患儿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
| 沈史英 | 181-182 |
| 全面护理模式在围手术期胆结石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
| 吴艳萍 | 182-183 |
| 三种不同免疫检测法对于乙肝血清学标志物检测的结果比较研究 |
| 任正伟 | 183 |
| 浅析平罗县农村集中式供水存在问题及对策 |
| 王玉林 | 184 |
| 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予以不同透析方式的效果观察 |
| 魏然 | 184-185 |
| 股骨近端髓内钉对股骨皮质撞击的影响 |
| 王玉川 陈洁 | 185-186 |
| 人体自我康复和营养补充治疗慢性疾病的新发现 |
| 王志华 兰新林 | 186-187 |
| 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
| 王治平 | 187 |
| 剖宫产术后子宫下段切口早期妊娠的护理方法及效果的相关研究 |
| 朱云梅 | 188 |
| 肿瘤内科中无呕吐规范化病房护理工作模式的应用研究 |
| 邹哲 赵淑花 | 189 |
| 2015-2018年仁寿县集中式供水水质分析 |
| 邓春梅 曾楠 范文成 | 190-191 |
| 手术室护理中细节护理应有价值分析 |
| 嵇桂玲 黄晶 | 191 |
| 【卫生管理】 | | | |
---|
| 探讨标准化护理管理对内镜中心护理质量的影响 |
| 王新华 | 192 |
| 辽宁人口流动与健康幸福同行 |
| 谷珊珊 | 192-193 |
| 封闭精神科危险物品的安全管理 |
| 陈丽丽 | 193-194 |
| 试析病案管理中预防病案错位发生的方法 |
| 董静 | 194 |
| 全麻苏醒期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患者心理状况及躁动发生率的影响探讨 |
| 孙军霞 | 195 |
| 体检中心静脉采血的安全隐患分析与护理风险管理 |
| 李俊 | 195-196 |
| 药剂科参与抗菌药用药管理对促进临床用药合理性的作用探讨 |
| 宋南燕 | 196-197 |
| 烧伤患者实施分层管理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分析 |
| 孙敏 | 197-198 |
| 风险管理在急诊抢救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
| 张轶 | 198 |